我没有什么症状,为什么要服药?这是很多高血压患者经常问我的问题,也常常是导致高血压患者忽视治疗的原因之一。
其实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没有任何症状。也有一些患者会有头痛、头晕、眼花、失眠等症状,但是没有症状不等于没有危害。高血压的危害之处并不在于你短期内血压的高低,而是在于长期的高血压带来的心、脑、肾等靶器官的损害。这有点温水煮青蛙的感觉,大家是青蛙。因此,并不是没有症状就不需要降压治疗,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症状,那通常是靶器官出现损害的表现,其实这已经属于高血压并发症了,而且这些损害通常都是不可逆的。
举两个例子吧,应该说是二个惨痛的教训:
病例一
3年多前,大家自己医院的护士亲戚,20多岁的小伙子,厨师,体检发现血压高入院,血压最高240/130mmHg,患者无任何症状,全面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可能,建议药物治疗,血压控制平稳后出院。后患者出国工作。数月前大家的同事告诉我,他出国后未引起重视,服药约1月后自行停药,大概 半年前到广州出差,因为纳差(吃饭胃口不好)、乏力到医院就诊,发现已经尿毒症,目前接受定期血透治疗。这个例子不可谓不惨痛,但是现在再悔恨还有用吗?年轻的生命却要长期接受血透治疗,后面的生活质量可想而知。
病例二
老孙,公务员,因为“发作性呼吸困难2周”入院。入院检查BP170/110mmHG,并有心脏扩大、心衰、肾功能减退。追问病史,2年前体检即发现血压增高到170/100mmHG左右,没有任何症状,所以未接受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,短短2年,出现了心脏和肾脏的功能障碍。目前经过积极治疗,很幸运的,心脏功能恢复了正常,但是肾脏功能好好坏坏,恢复一直不甚理想。
举这两个例子,这是想告诉大家,高血压的治疗不是看症状,而是看血压,如果通过生活方式改善后血压仍得不到有效的控制,应开始积极药物治疗。而不要等到出现症状才开始治疗,症状的出现往往预示着并发症的出现。
版权所有,转载(刊)需经编辑同意